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两学一做网>>先锋故事

“那盏灯,永远在心中亮起”——追忆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陈明生命中的最后72小时

王璐瑶 邹晨莹

2016年11月09日09:35    来源:贵州日报

8月23日傍晚,华灯初上。街上食客渐渐多了起来,省政府后门的羊肉粉店变得喧闹嘈杂,因为省事省时,这里是大多数机关干部加班时的选择。

盛夏微风带着几分难挨的热气,让陈明有些莫名焦躁。19时,他一口喝完碗里的羊肉汤,站起来对旁边的同事、省经信委百千万办公室副主任黄安伟说:“我得回办公室了。”

黄安伟抬头刚想应声,突然看见那个高高的身影“轰”地倒在面前,他赶紧蹲下去搀扶,大声呼喊道:“陈明!陈明!陈明……”

此刻,省大数据局(筹)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组负责人焦德禄写完一组报告,正等陈明回来商量完善。

焦德禄望向办公室窗外橙红色的夕阳,不禁回忆起三个星期前,也是如此美好天色下,他问正在使劲揉肩膀的陈明:“你要申请一下休假啊,休息是为了更好工作呢!”

陈明回答说:“把下周拼完,下下周休吧。”

“这兄弟天天熬夜工作,估计今年假期又要泡汤啰。”焦德禄摇摇头心想,把桌上材料收放一边,耳边似乎传来一阵救护车的呼啸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8月24日凌晨1时10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一直是深度昏迷状态的陈明停止了心跳,手指开始僵硬冰冷。

守候在门外的家人和同事瞬间潸然泪下,痛彻心扉。

陈明,时任省经信委(省大数据办)数据资源管理处处长,因脑溢血突发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终年44岁。

“无论在什么岗位,我始终坚持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人。”数月前,在省经信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专题研讨会上,陈明一字一句朗声说道。

音容犹在,说话的人却从此长眠。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站在工作最前沿,坚守当初的铿锵誓言。在贵州工业和大数据战线工作者的芸芸群像中,陈明,用其毕生忠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的指针拨回至陈明逝世前的72小时。也许沿着他生命最后那点点滴滴的轨迹,我们能看到这名“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鞠躬尽瘁的一生。

第一日,8月21日凌晨。月朗星稀,妻儿早已沉睡,除了闹钟的滴答声和树枝的摇摆声,四周一片寂静。踏进家门后,陈明洗了一把冷水脸,又拎起公文包坐到电脑前面。

“陈明不仅文字功底强,还是制定重大规划和政策的研究者、参与者。”省大数据局副局长康克岩说。

这是平常的周末。但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奋斗的特殊工作日。为了迎接即将到贵州投资考察的大型跨国IT企业,这一周,他和团队必须再努一把力。

早在两天前就连夜准备的大数据助力大扶贫展板三套方案才初步成型,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在屏幕前与负责执行的贵州数博网络科技公司不间断地讨论审定最终内容。

这项工作持续了整整通宵。根据设计公司事后给记者看的邮件记录,最后一条方案发给陈明的时间是清晨5时40分。那时候,他清楚地回复:收到。

方案中提及的大数据顶层设计,对贵州而言,是一项前无古人、没有任何足印可供借鉴的开创性工程。以陈明为核心成员的省大数据办文件撰写团队,需要谋划每一项试验、推敲每一句话、拿捏每一个字,事关重大,必须准确严谨,难度挑战系数之高可想而知。

事实上,这样的挑战对于陈明而言,屡见不鲜。

翻阅他的履历,我们看到的是硬肩膀才能挑起来的重担子:省经信委宣传处副处长、技术创新与质量处副处长、办公室副主任、安全生产与民爆器材管理处处长、工业园区处处长、数据资源管理处处长。

2013年4月,陈明的岗位被调整到工业园区处。彼时,放眼全国,贵州的工业园区建设由于起步较晚而处境尴尬:管理体制不顺,管委会责权不对等,持续投融资能力不足,主导产业不突出且有趋同现象。

多难叠加,矛盾交织。追赶的机遇在哪里,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排难而进,需要思考、需要谋划、需要求索。

他主动调查,哪个企业发展存在困难,哪个厂房的科技含量较低,哪个园区缺乏后续人才,很快陈明便了如指掌。

他组织研究,盘活园区资产、增强园区经营公司造血能力,从“重开发”向“重经营”转变,陈明看到的是贵州工业园区数年后的发展前景。

省经信委工业园区处工作人员谢礼静佩服他的深谋远虑。

以工业园区配套实训基地的事为例。“审核过程中,陈明敏锐发现,部分工业园区设计配置的职校与园区的自身产业不相符。”谢礼静说,陈明立马要求处室全程参与职校的审核工作,一方面是怕园区出现人才短缺的瓶颈,另一方面也是为学生着想,“我还记得他说,学出来要是不能为园区和企业所用,那是耽误了人家。”

“现在看来,陈明几年前打下的基础,不是显山露水的活,却为贵州工业园区建设养强身壮骨、丰满羽翼练就了内功。”省经信委工业园区处处长杨波说。

再到大数据的工作,对他而言,正是边干边学、边熟悉边思考、边研究边创新的转型过程。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工作,而是在挑战高难度的“未知领域”。

第二日,8月22日凌晨。几个不眠夜之后,《贵州运用大数据助力大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打算》撰写工作终于可以在午夜前完成。

“我们经常在一起办公,一起熬夜。有时文稿任务较重较急需要分工,他总是挑最重的活,我乐意为这样的‘一杆子’当‘二杆子’。”焦德禄说。

一向要求很高的康克岩不由心软了,听到陈明疲惫的声音,便想着:“就让他多睡会吧,哪怕只是一个早上。”零时18分,康克岩在微信中对陈明说:“材料搞好发我即可。明早你睡觉,11点以前不打扰你。”

陈明快速简短答道:“好的。”

然而通过省大数据办、现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筹)对外交流与宣传组负责人刘珂、数据资料管理与安全组负责人张雷与他的微信对话记录,那天晚上陈明的最后回复时间是2时24分。“我们不停地在修改设计方案,早晨7时,他又把改好的文稿发给了我。”刘珂说,算下来,陈明的睡觉时间只有4个小时。

刘珂哽咽着告诉记者:“遇事不避难、干事不余力,来事了就扛,不敷衍不推诿,是个有担当的汉子。”

这样的评价,和陈明的口头禅相印证:

“行!”

“没问题!”

“什么事你说,我尽力。”

每每面对新的岗位,他挂在嘴边的是:“我真切地感到本领恐慌,你们干了这么多事情,我只有勤奋学习,恶补知识,掌握政策,才能跟得上大家的工作节奏,才能和大家一起战斗。”

每每接受新的使命,他都能很快从“新兵”变成“老将”,从“老将”变成“权威”,背后是他近乎痴迷的钻研态度。他肯学,也善学。向同事学,也向企业家学;向专家学,向其他省区的做法学。仅大数据领域,他做的笔记就有十多本,电脑里分门别类整理保存着各类文字材料200多万字。

他的认真与细致,焦德禄记忆犹新。

5月下旬,数博会开幕在即,合作的会展公司却找出种种理由拖延。

“他们说事情多,美工身体差不能加班,调不出人手等。”焦德禄说,多次协商未果,大伙心里都急。

外表平和的陈明,内心里坚毅执着,认准了的事情,迎难而上,从不屈服。“他这个人做事太过认真,追求完美,一件事如果有丁点不完善,他就夜不能寐”。焦德禄说,在陈明的跟进和协调下,不可能的事情都变成了可能。

大数据的每步发展都牵动着陈明的心思情绪。每一次会议、每一个活动、每一场展览、每一次招商推介的背后,都要做大量的筹备工作,从总体策划到方案敲定,从汇报材料到领导讲话代拟,从嘉宾邀请到会务接待,从会议纪要到媒体宣传,从会场布置到现场把控,他都全程参与,确保全程无误。

背后的艰辛,怕是只有陈明自己体会得到。

第三日,8月23日凌晨。这一晚,陈明有个秘密,只来得及和少数几个人分享:今天,是儿子陈辛言就读贵阳一中高二实验班的开学第一天。

“陈明经常说,‘好的,我们商量一下?’这样的相处,总让人感觉说不出的亲切友善。”省大数据局(筹)基础设施组负责人黄思齐说。

零时12分,陈明联系上焦德禄,两人共同修改《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关于深化我省政府数据“聚通用”改革创新的报告》,直到2时30分。

“早点休息,8点还要到办公室打印材料。”陈明打电话给焦德禄。

“那你要送儿子上学吗?那小子好不容易才考上实验班呢。”焦德禄问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传来陈明沉沉的声音:“明天哪有时间送他?再说他大了,会照顾自己。”

进实验班是陈辛言的目标,也是陈明的心结。儿子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陈明愧疚:“平时工作太忙,陪儿子的时间太少。”陈辛言能进入实验班,陈明很高兴。

“晚上我早点回来,给儿子庆祝。”23日早上临出门,陈明对妻子李莉说。

李莉以为,这次陈明的出门,和往常没有差别。以前在省经信委“百千万”办公室,出差协调是常有的事,陈明一出门就是大半个月。

2014年,为了调动市州和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解决“上热下冷”的问题,“百千万”办公室5个人兵分两路调研,2个星期把88个县跑了大半。

到了当地,一般是半小时看资料,半小时开座谈会。“别看时间短,我们看材料一眼就能看出端倪,座谈会也是直奔问题而去……”雷宁说,在高强度的工作下,陈明只是温和地笑着,不时还宽慰同事。

然而,到了威宁自治县,翻看台账,陈明十分少见地向县里一个熟识的干部发了火:“你还糊弄?企业有困难不梳理?上下游没着落怎么发展?”

陈明说话,大都是春风化雨,这样的暴风骤雨并不多见。次月的调度会上,威宁自治县的“百千万”工作赶上来了。

“其实,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铁打的机器。”雷宁说。

陈明的有血有肉,同事谢礼静回忆起来就眼眶湿润。“他到任那会,我刚休完产假,一到下班时间,他就让我先回家,手头的事情都交给他。”往往是看到办公室里的洗漱用具,谢礼静才知道,他又在办公室熬了通宵。

这个常常嘱咐同事回家休息的人,却总是忘了自己也是要回家休息的。

23日下午5时,李莉给陈明发短信,确认他回家的时间,以便准备晚饭。半小时后,陈明又失约了:“还有点工作赶得急,不回家。”

“怎么都没想到,这竟然是他和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李莉泣不成声。

8月24日上午7时,陈明走后的5小时,因要把陈明未完成的材料完善送出去,焦德禄从殡仪馆赶到单位,站在省政府5号楼前,久久不肯离开。

随后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段小视频,与“亲密战友”道别。

镜头里,陈明办公室的窗口一片漆黑。

“兄弟走好,你办公室的灯虽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时时亮起。但你心中的那盏灯,从未熄灭。那是一个党员用生命诠释的忠诚、责任与担当,会永远在我们心中亮起。未完成的工作,我们来吧!”

(责编:高巍、秦华)
相关专题
· 两学一做网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