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两学一做网>>“两学一做”图文征集>>文字作品展示

【“两学一做”征文】两学一做:“改”不可以已

山东  李博

2016年08月22日10: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脚点在做合格党员上。如何做合格党员,关键就在于问题“改”得如何。刘云山同志在出席部分地区和部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要带着具体问题学、对着突出问题改。

何谓“改”?甲骨文字体非常形象:左边是“己”,像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像手持戒尺或鞭子,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而《说文解字》中对“改”的解释是“更也,从攴己”,也含有惩戒的意思。这都说明了“改”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需要受些“皮肉之苦”的。 “改”不可以已。小孩子犯了错,尚需通过惩戒改过归正,如果共产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就不能一“攴”而过,点到即止了。

“鸿毳性轻,积之沉舟。”党员精神不振、理想信念模糊、宗旨观念淡薄以及党的意识淡化等党性问题的出现,不是倏忽之间的事情,而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动态过程,整改起来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涵养“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和觉悟,坚决杜绝“可以已”的思想和心态。 对于党性的要义,《党性修养十二讲》一书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党性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是共产党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出现了问题,归根结底是党员信仰不牢、认识不高、学习不足、修养不够所造成的。现实中,有些党员对自己的党性问题避重就轻,认为“只要不违法,组织上不会拿我怎么样”,妄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改”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有些党员对问题整改敷衍塞责,认为“不碍事,天塌砸众人”,奉行差不多原则,“改”的思想尚未完全统一;有些党员对查摆出的问题不以为意,认为“整改是软指标,可以往后推一推”,幻想毕其功于一役,“改”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皆是“可以已”的思想在作祟。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整改党性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来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改思想、转作风得一时之效并不难,难的是久久为功,驰而不息。“过则勿惮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波云诡谲的国内外形势,一定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行动自觉,认真对照先模典型,荡涤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一定要敢于下猛药、出重拳,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不找后路、不留退路,防止复发转移,防止死灰复燃;一定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时刻绷紧从严从实这根弦,坚持八小时内外一个标准,持续用力,常抓长治,一以贯之抓好问题整改。 “改”不可以已。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每名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做合格党员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从宣誓入党那一刻起就始终存在的终身命题。党员入党并不意味着永远合格,过去合格未必现在合格,现在合格未必将来合格,要时刻进行思想洗礼,要笃力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专家点评: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在学习教育过程中贯彻“问题导向”。中央一再强调,“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不能干巴巴学,也不能为了学而学,要将学习成果用到提升自身素养中去,用到服务人民群众中去,用到服务社会中去,一个“改”字内涵丰富,既包括提升自己,也包括解决问题,“改”永远在路上!

》》点击进入专题页面 查看更多文章

 

(责编:高巍、秦华)
相关专题
· 两学一做网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