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两学一做网>>“两学一做”图文征集>>文字作品展示

【“两学一做”征文】党员干部要“一日三省”

山东  尹立成

2016年08月10日10: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古人说过:“人孰为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凡人都会有过失,只要能认识自己的过失,认真改正,就是有道德的表现。孔子曾把“过失”比喻为日蚀和月蚀,认为错误的改与不改,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因此他尤其重视要自我改过,提出“一日三省吾身”,一天中要三次反省自己有无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历史上曾出现许多善于自我改过而名垂千古的志士仁人,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凡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都是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过,是人们道德修养的起码常识,也是党员干部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批评与自我批评,前者被动,是外因,后者主动,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被动化为主动才能使自己提高觉悟、加强修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批评比他人批评有意义得多。 革命前辈恽代英在1918年曾以“口过、身过、心过”为题,对当时他组织的革命团体互助社的同学提出了规劝。他认为,说谎、谣言、讥笑等,都是“口过”的表现;发怒、失约、浪费、欺侮弱者等,应属于“身过”的行为;而忌妒人、嫌恶人、妄念等,即为“心过”。这篇短文,是革命前辈自我反省、自我修养的忠实记录。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90多年,尽管过失的内容也改变了许多,今天读来仍感到受益匪浅。恽代英对“口过、身过、心过”的分析,为我们阐明了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过的具体途径。

“祸从口出”,提醒我们嘴巴要留神,讲话要谨慎,注意别说过头话、假话,这是提升自我认识、自我觉悟的良好开端。遇事“三思而后行”,就能使自我批评落实到行动上,就能防止过失行动的出现。至于对“心过”的认识,又比“口过”、“身过”更深入了一步,是自我修养的精髓。一个人的行动作为,无不是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鲁迅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党员干部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一定要经常进行“内省”,严格解剖自己,坚定信心改进自己,在自我修养中全面提升自己。

 

》》点击进入专题页面 查看更多文章

 

(责编:高巍、秦华)
相关专题
· 两学一做网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