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4日15:57 來源:經濟日報
吳亞琴是能“刷臉”的人,她一出現,社區的事全擺平,區內沒人不認識她,也沒人不服她。出社區,社會各界都認她,靠這張臉,她為吉林長春市寬城區長山花園社區創造幸福,讓居民共享幸福。
“這事可不能這麼辦,您先聽我說……”打電話的人正是長山社區黨委書記吳亞琴。2月28日,在這次通話持續的19分鐘裡,加上記者在內陸陸續續共有3撥人來找吳亞琴。這樣忙碌的她,大家感覺應該是個女強人,其實端坐在辦公桌前的她個子不高,體型微胖,聲音有些沙啞,有一張滿面笑容的臉。
吳亞琴是記者的老相識,還是2014年採訪時穿的紅色工作服,起身安排工作時走路都帶風,說話干脆利落,三下五除二,卻事事處理得有條不紊。
愛是溫暖
付出的是愛,凝聚的是人心
對吳亞琴的採訪出乎意料地簡單,她隻說了一件事,就是基層組織建設。談起其他事,她謙虛地說:“這些事都是我們共同做的,應該由大家來說。”
“鞏固社區長治久安,必須建設好基層。老百姓頭上就這麼大塊天,辦事想一馬平川,求個一路平安,這些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就是要社區能第一時間解決他們的問題。”吳亞琴說,長山小區積極擴建聯合黨支部、籌建社會組織黨支部,實現社區黨組織網絡化,逐步完善了“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家庭戶”的四級組織架構,形成許多社區治理新模式。“這其中最具創新性的是紅馬甲積分兌換。居民志願服務得到道德積分,置換被服務或兌換生活用品、書報刊物、微心願等。”吳亞琴介紹道。
2月28日上午,是長山花園社區紅馬甲志願者積分兌換日。還不到七點,李大爺就敲開正在核查積分兌換清單的吳亞琴的辦公室,難為情地說:“亞琴啊,我有個事想和你商量商量。”吳亞琴放下手中的工作,一邊熱情地把李大爺迎進屋裡一邊說:“咱都是一家人,有啥難處您說,咱一起想辦法,沒有過不去的坎!”李大爺這才開了口:“亞琴啊,咱們志願服務可以積分,積分可以兌換生活用品,分不夠,可以先賒著,以后再做志願服務還,這事還作數不?”
吳亞琴哈哈笑著說:“還以為你遇到難事了呢,這事是咱們開黨委會研究決定的,哪能說了不算!”紅馬甲積分是得到了全國各地社會工作者一致好評的創新之舉,如果志願者的積分不夠換取自己想要的獎品,可提前預支積分,在下一年繼續做志願服務來補足。李大爺懸著的心放下了:“那可太好了,咱啥也不說了,就沖著亞琴,沖著咱們社區,沖著咱們的居民,以后我還得多做志願服務,我這就巡邏去。”就這樣,志願者們的善行收獲了溫暖,這份溫暖匯聚成為暖流,在志願者間不斷傳遞。
愛是關心
出主意想辦法,解決居民難題
証明“你媽是你媽”,這是全國難題。為解決居民開具証明難題,吳亞琴組織工作人員,為有意願的居民建立並完善居民社會關系信息檔案,做到居民開具証明有據可查、動態更新。同時,完善群眾訴求代訪代辦工作,即群眾有訴求社區代訴、群眾有困難社區代訪、群眾有難事社區代辦、群眾有服務需求社區代理、弱勢群體社區代助,在工作中做到“耐心接訪、細心出訪、專心回訪、精心急訪、同心聯訪、真心復訪”。
建立遺囑庫是更難的一件事。社區怎麼想起做這個事兒來,吳亞琴講了來由。2015年,一位孤寡老人在社區去世了,身后留有30多平方米的房子,10個月的工資,1萬多塊錢。老人突然離世,沒留遺囑。他有個外甥來看過他,如果讓外甥做繼承人沒有法律依據,是我國的繼承法空白。為此,社區聯系法院開了一次庭,在法律上確定了外甥繼承的合法性。這啟發了長山社區做遺囑庫的想法。“這件事成了國家案例,作用是把可能出現的家庭矛盾消滅在萌芽中,生前留遺囑,身后無顧忌。”吳亞琴說。
立遺囑容易,過程還挺神秘。講一個2016年12月24日的故事。那天,社區居民侯大爺帶著老伴來到社區找到吳亞琴,神秘地說:“吳書記,我找你有點事,你可得幫幫我,還得替我保密啊!”吳亞琴笑呵呵地說:“侯大爺,你有什麼事盡管說,我一定替你保密,放心吧!”侯大爺起身關上門說:“吳書記,我要立遺囑!”吳亞琴說:“好啊,這是好事,趁著你們二老還不糊涂,把遺囑立好,我給你們保密,等你們百年之后,兒孫也省卻了好些麻煩事。不過,立遺囑不能我一個人跟你們說說就完事的,我要找幾個工作人員來作為証人留下手續,這樣既合理又合法。”
於是,社區調解員和副書記一同來到辦公室,在三個見証人的共同見証下,侯老及老伴立下遺囑簽字按下手印,同時社區三個見証人也簽字按了手印,遺囑一式三份,社區保留一份,兩位老人各一份。吳亞琴當場宣布:“遺囑即時生效,參加人員必須保密,不得向相關人員泄密!”兩位老人帶著立好的遺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愛是胸懷
聯系群眾零距離,勇於擔當創新
吳亞琴在社區群眾心中是什麼樣的人?社區專員付強給出的答復是:“吳姨”“吳姐”“亞琴”“社區一姐”“能刷臉的人”……
她給人最深的影響、印象是啥?超前思維,還特別有行動力,想做的挖空心思,使出渾身解數必須得實現。舉個例子,是社區改造煤氣管道的事。有居民羨慕有煤氣管道的社區,他們社區老舊,一直用煤氣罐。吳亞琴跑煤氣公司,跑了幾十次,求人的話說了幾籮筐,事兒成了。可一改造,有居民不干,說每家要交3000元安裝費不行,政府免費可以。吳亞琴再做群眾工作,講政策,講安全,講方便,講成本,終於說通了,這個老舊小區用上了管道煤氣。
吳亞琴20多年如一日,千方百計為社區群眾謀幸福,解決居民就業、社區居家養老、兒童課后看管和老舊散小區物業管理等難題,做到了聯系服務群眾零距離。她對群眾有愛心,勇於擔當和創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實現了“服務惠民隻進一道門、群眾辦事隻到一窗口、百姓訴求隻找社區首辦人”,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吳亞琴帶領居民同心同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了“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主辦、居民廣泛參與”的民主協商治理機制,探索出“民事調解十二法”和“五代六心工作法”,打造了“零犯罪、零家暴、零吸毒、零輟學、零失業家庭、零矛盾升級、零非正常上訪”的和諧幸福社區。
“中國小巷總理”之星、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時代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吉林省優秀共產黨員、和諧社區建設工作先進個人、被最高人民法院及司法部評為模范人民調解員、吉林省“社區工作者楷模”、吉林省“人民調解工作能手”、吉林省“城市和諧社區建設先進個人”……這些榮譽背后,是20多年來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業績。(記者 李己平 通訊員 於 欣)
相關專題 |
· 兩學一做網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