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兩學一做網

真學實做看成效——“兩學一做”在基層

“兩學一做”觀察①:用活家門口資源 見微知著 學有成效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王金雪

2017年01月09日09: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特別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力抓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廣大黨員要堅持學做結合、以學促做,“學”得深入,“做”得扎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嚴管黨治黨,相繼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更強調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

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最終都要通過做合格黨員的實際行動來檢驗。在學中刷新認知、提升自覺,在干中磨礪擔當、建功立業。日前,人民網記者分赴上海、江西、寧夏等地,深入基層、現場感知各級黨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今天,我們推出真學實做看成效——“兩學一做”系列觀察第一篇:用活家門口資源 見微知著 學有成效。

“95天裡,超過210支基層黨組織的1800多名黨員,用線上打卡的方式,累積走完了1.5萬公裡的‘XIN長征路’,我們都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參加!”上海市徐匯區虹梅街道黨建辦主任曹蕾在虹梅庭激動地對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說道,“我們在設計黨課和活動的時候,會充分考慮到不同黨員的不同特點,真正讓他們融入進來,把學習教育做深、做實,入腦入心。”

依托紅色資源 傳承紅色基因

變走馬觀花為入腦入心

上海擁有非常豐富的紅色資源,中國共產黨誕生在上海,第一部黨章也誕生在上海。上海市委在黨章的誕生地——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召開常委學習會,重溫黨章誕生、發展、完善的歷史,重溫黨的奮斗歷程,集體交流學習體會。

寧夏是紅軍長征勝利會師地之一,省級黨員領導同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第三專題學習討論活動在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舉行,與會人員實地上了一堂深刻的黨課。

江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共和國的搖籃、人民軍隊的搖籃,培育出薪火相傳的井岡山精神,擁有著豐富厚重的革命傳統和紅色資源。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展出的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黨章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2016年參觀的人流形成了井噴,截至10月底參觀人數達24萬,較去年同期增長41.67%。”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常務副館長沈效中介紹,為了滿足觀眾的個性化需求,提高學習質量,紀念館開發了套餐式學習,參觀一處紅色聖地+聆聽一節黨史課程+觀看一部紅色影片+召開一次黨性座談,觀眾可以根據需要任意排列組合。

一名參觀完展覽的黨員說,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身臨其境的情景演繹,完美再現了建黨路上的風雨征程,讓人感受到信陽的力量。

觀眾不再像是過去的那種看看展板、走馬觀花,真正讓黨員們感受到“靈魂的洗禮”,將黨性教育做到入腦入心。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上海市推出紅色教育基地近400家,建立社區黨校217家,為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就近就便開展學習教育提供有力支撐。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章歷程展廳一角

辦好“家門口黨校” 打造“500米黨群服務圈”

讓黨員出門輕鬆上黨課

家住上海華興小區的李老伯是名退休在家的老黨員。他說:“現在社會發展變化那麼快,但有了辦在‘家門口的黨校’,我們有了學習平台,就不會‘掉隊’了。”上海在全市217個街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普遍建立社區黨校,著力構建開放式、集約化、共享性的區域化黨員教育平台,讓“家門口黨校”成為“先鋒學堂”。

2015年底,徐匯區各街鎮在上海市率先全覆蓋建立了社區黨校,構筑家門口的黨校,引領黨員教育新常態。黨校建在哪?黨校裡講什麼?上海市徐匯區委副書記郭芳表示,“要讓一線黨員群眾進得來、願意來,為此我們架構了貼近群眾的“2+13+X”的布局。努力打造‘500米黨群服務圈’,讓社區、園區、樓宇黨員出門輕鬆上黨課。”

上海市徐匯區康健街道社區黨建服務中心

企業門口的黨校也要體現高水平。在徐匯區虹梅街道,為保証教學質量,徐匯區虹梅街道與高校和專業智庫簽訂戰略協議,並依需求導向、問題導向開發適合於企業黨員的教育課件。同時,還與開發區內知名企業,或社會組織建立培訓工作坊,開展很多專業領域的培訓內容。街道黨工委書記蒲亞鵬說,“我們有一個理念就是實現‘園區社區化’,建設‘有溫度’的公共空間。”他說,“讓黨員最遠走500米,就能到達最近的社區黨校。”

虹梅庭

正如一位學員所說:“社區黨校讓我感受到,黨就在我身邊。”這些家門口的黨校,做到教育資源全區域統籌、教育對象全區域覆蓋,把黨性教育融進了普通黨員的日常生活。

黨校辦好了,黨課怎麼上?刻板式的、說教式的學習教育很難入腦入心,為此,各地精心打造多渠道、多載體、全方位的學習網絡,促使學習教育切實增強實效。

創新學習方式 將“大道理”通過“小講壇”入心入耳

讓學習教育學有成效

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徐澤洲表示,上海堅持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引導並鼓勵各基層黨組織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用好“三會一課”等基本形式,同時創新征文、知識競賽等多種方式,引導黨員認真學習、參與討論,推動學習教育蓬勃開展。

為創新學習形式,增加學習實效,江西建立了“兩學一做”微信公眾號“江西黨建微平台”,目前有28萬多黨員關注,實現全省各級黨務工作者和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基本覆蓋。

紅·書吧裡的“兩學一做”重點讀書推薦。    時雨 攝

南昌青山湖區文廣局黨建+文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兩學一做’,基礎在學。如何讓學習教育學有成效、入腦入心,是我們開展微黨課的目標追求。”談到“微黨課”與傳統黨課的不同之處,南昌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楊曉波用了三個字來形容,即:“短、小、精”。微黨課短則三五分鐘,長則不超過二十分鐘,用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話語或者情節簡單但寓意深刻的微視頻講述黨課的內容,短時間、小范圍就可講一堂黨課,也可通過網絡、微信、電視等信息媒介進行傳播。同時運用小的事例或實踐來闡述、宣講大的道理,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主題聚而精,架構簡而清,變“長篇大論”為“簡短精悍”,內容有精氣,講得更精彩。

“我們通過小事例、微視頻、議事台、周例會等各種形式,把學習的主題變成大家的話題,把抽象的理論變成具體的實踐,將‘大道理’通過‘微黨課’入心入耳。” 南昌市青山湖區委書記熊運浪如是說。該區順應“網絡微時代”對“黨建微文化”的需求,推出“指尖上的黨課”,有效實現了“隨時見、隨時學”,黨員不管在哪兒,都能見縫插針加強學習,發表見解進行交流,分享學習心得。

虹梅庭室內

在上海徐匯虹梅街道,社區黨校針對“兩新”黨員集聚特點,設計了體驗式黨課。“現在年輕人不都愛看‘知乎’嗎,那我們就開發‘95知乎’黨史移動課堂,很受年輕黨員的歡迎。”虹梅街道黨建辦主任曹蕾說道。此外還有“TELL+DREAM對話中國夢”,讓大家以脫口秀的方式分享創業故事,增強了黨課吸引力感染力,成功“圈粉”年輕人。

在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文昌鎮黃灣村,黨支部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資源,在開展學習教育的同時,先后舉辦農村實用技術、法律知識培訓等30余期,培訓人員達到490余人次,使許多農村青年掌握了一技之長,先后有200余戶失地農民走上了二、三產業的致富道路,切實增強了工作實效。

在上海、寧夏等多地採訪中,記者看到,“微黨課”以生動的形式改變了傳統黨課類似“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透過小故事講述大道理、通過小載體烘托大主題,讓黨員干部帶著問題走進,找到答案出來,打開了一扇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方法的新大門。 

點擊進入真學實做看成效——“兩學一做”在基層專題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兩學一做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