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兩學一做網>>專家輔導

知行合一離不開“誠意”

郭劍彪

2016年10月19日08: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的重要思想。“知”即道德良知,“行”即道德實踐﹔“知”與“行”的關系,就是認識與實踐的關系。習近平同志歷來重視知行合一,反復強調“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這為我們加強知識與道德修養、正確立身行事提供了基本遵循。

討論知行合一,不能不提到言為心聲、行為意動。也就是說,一個人所言所行是其所思所想的外在流露、直觀表現,“言”和“行”的根源在於“心”和“意”。從這個角度說,知行合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是由“知”“意”“行”三部分組成的,“意”是“知”與“行”之間的中樞與紐帶。《禮記·大學》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說,在擁有淵博知識、了解事物原理的基礎上,還要端正意念,這樣才能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王陽明也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可見,“知”轉化為“行”,中間要通過“意”的作用。

“意”是動態發展的,要使其保持在穩定規范的范圍內,就必須依靠定力。定力一詞源於佛學,原指“伏除煩惱妄想的禪定之力”。《辭海》將定力解釋為“處變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有定力的人如淨水無波,不隨物流、不為境轉,光明磊落、坦蕩無私。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大都具有堅強的定力。黨員干部要保持和增強定力,不被假象所迷惑,不為名利而動心,切實做到知行合一,關鍵是要“誠意”。具體而言,“誠意”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心存敬畏。黨員干部應敬畏自然、敬畏法律、敬畏社會公德、敬畏民意、敬畏信仰。心存敬畏不僅僅是為官之道,也是為人之道。從周公“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孔子“君子以恐懼修省”到曾國藩“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心存敬畏一直是有為之人修身自律的方法。

心態平和。“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黨員干部應用平和、淡泊、知足的心態對待名、利、位、權,用寬容、珍惜、感恩的心態對待事業、同事,不為私心雜念所擾、不為個人名利所累,保持內心的執著和堅定。

堅守忠誠。“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忠誠是一種內心的堅守,是理想、信念、精神、意志的基石。黨員干部尤其要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根本點,愛黨憂黨興黨護黨,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旗幟鮮明,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恪守規矩。古人雲,“欲知平直,則必准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規矩是一種約束、一種准則。大到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小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要明規矩、講規矩、守規矩。對黨員干部而言,必須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尤其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違規越界。

(責編:高巍、秦華)
相關專題
· 兩學一做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